PPI 与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关系研究

松鼠Quant
2024-05-27
图片

量化策略开发,高质量社群,交易思路分享等相关内容


大家好,好久没有写研究类型文章了,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PPI与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,其实说白了就是探索摸索一下,关于大宗商品的周期效应。







首先,采用的数据宏观数据为:“PPI:全部工业品:当月同比”。价格数据为:“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”。


我们先来总体看一下可视化,如下图所示:

图片
图片

先整体概述一下:


1.从2010年整体行情,从月级别k线与PPI走势来看,


2011年7月-2015年12月,ppi整体下跌,期间在2012年9月到2014年8月,ppi有过阶段反弹。

图片


同时期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,2011年7月-2015年12月,呈现4年的长熊,期间2013年10月份铁矿石上市,2013年当年出现“新型城镇化”等玻璃强烈反弹等,行情皆在此其中。

虽然有偶尔的月级别小反弹,但是整体趋势都压制在均线以下。


PPI涨跌幅:-178.25%

2011年7月:7.54%,2015年12月:-5.9%


商品指数涨跌幅:-50.31%

2011年7月:1321.89,2015年12月:656.8

图片


2、2015年12月—2017年2月,PPI整体上涨,行情也整体大幅度上涨,期间宏观主要事件就是“供给侧改革”。


具体如下图所示:

图片

PPI涨跌幅:232.2%

2017年2月:7.8%,2015年12月:-5.9%


商品指数涨跌幅:54.72%

2017年2月:1016.18,2015年12月:656.8

图片


3、2017年2月-2020年5月,PPI再次出现连续3年下跌。然而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呈现了横盘的态势。


如下图所示:

图片

PPI涨跌幅:-11.5%

2020年5月:-3.7%,2017年2月:7.8%


商品指数涨跌幅:-6.1%

2020年5月:953.58,2017年2月:1016.18

图片


4、2020年5月—2021年10月,PPI上行阶段,疫情期间的放水。期间发生了多次的行政干预价格手段,主要是发改委出面对价格、以及潜在通胀的压制,并没有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手段进行压制。


具体如下图所示:

图片

PPI涨跌幅:464.84%

2020年5月:-3.7%,2021年10月:13.5%


商品指数涨跌幅:41.4%

2020年5月:953.58,2021年10月:1348.48

图片


5、2021年10月—2023年6月,PPI下行阶段,


具体如下图所示:

图片

PPI涨跌幅:

2021年10月:13.5%,2023年6月:-5.4%


商品指数涨跌幅:-1.05%

2021年10月:1348.48,2023年6月:1334.29

图片



结论统计




通过上述阶段行的描述,我们可以做一下结论统计:

第一阶段,ppi下行,商品价格指数也是熊市下行的

第二阶段,ppi上行,商品价格指数也是上涨

第三阶段,ppi下行,但是商品价格指数整体呈现横盘状态

第四阶段,ppi上行,商品价格指数也是上涨

第五阶段,ppi下行,商品价格指数呈现先涨后跌,然后又小上涨小下跌的结构走势。

至今,ppi从-5.4%上行到-2.5%,商品价格整体呈现上行态势,尤其是在4、5月份,有色、贵金属等大幅度上涨。



发现的关系与结论:




1、ppi上行、大宗商品上行

2、ppi下行,随着时间推移,不一定会下跌了。说明在大宗商品下行阶段,已经有宏观因素或者基本面因素,与ppi走势相背离的情况越来越多。

因此,需要考虑观察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。

3、但是ppi上行,大宗商品上行这个结论没有变化,说明在上涨的驱动力逻辑下,还是维持以往的(可能是已知,可能是未知,可能是预期某种“神秘力量”)。

最后说的话



因为我国GDP是生产法计算,所以,现在的确是产能过剩的,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好,但是你作为个人,无法感受到经济好的根本原因。

现在从地产层面开始去库存,属于主动去库存,从需求角度来说,属于需求最弱的一个级别。

纯从数据来说,一旦ppi上行,大宗商品价格还会即将上涨。底层逻辑就要看,是否可以顺利的去库存,以及驱动ppi能够起来。

我知道有人会问我,为什么看ppi,还有很多呢,是还有很多,这不是一个一个看,一个一个写吗。我知道也会有人问,为啥不看cpi呢?因为ppi定价公允,cpi定价不公允。



分享